11月9日,一段“男子上门掌掴别人家孩子并推倒老人”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当天下午,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发布通报称,因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鲁某某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并用手击打该男童面部,致其仰面倒地。该男童祖父先后持塑料椅、木椅与鲁某某发生肢体冲突,被鲁某某推倒致腿部骨折。目前,鲁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 孩子在与小伙伴玩闹中受伤,家长带孩子上门沟通、寻求解决办法,是人之常情,但动手打人,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冲动是魔鬼。不少人或许还记得发生在2019年的“5·10上饶持刀伤人案”——在得知女儿又被同桌男童“欺负”后,江西上饶一男子持刀进入校园,向这名9岁男童连刺十几刀致其不治身亡,最终行凶男子被执行死刑。 不少家长对上述新闻有强烈共鸣,纷纷现身说法,为处理孩子间的矛盾和纠纷支招。 孩子间打打闹闹,通常并无恶意,成长过程中在所难免。家长应尽量鼓励孩子通过沟通、道歉来和解。如果涉及受伤等情况,施加伤害的孩子的家长应承担相应责任,如主动配合对方去医院治疗、支付相关医药费等,还可以请求学校和老师介入调和,最严重的,也可以走司法调解和诉讼程序来解决。 网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要培养孩子的不吃亏性格,要告诉孩子在面对同伴的言语和身体攻击时,第一时间就要“以牙还牙”。这种心态值得警惕。 视频中孩子爸爸的打人行为,折射出一些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按捺不住的戾气。父母身上这种暴戾很可能会潜移默化传导给孩子,让孩子的交往行为更具攻击性,甚至形成暴躁的脾气性格,动辄用拳头解决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生活中每件事的反应和态度,就是最生动的家庭教育素材。父母多些正向的言传和身教,孩子的成长才更有可能向善向好。 父母是孩子的坚强后盾。所谓后盾,不是关键时刻帮孩子出口恶气,而是能理性、平和地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为孩子提供建议和指导,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育节奏,允许他们犯错并能耐心地等待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 一场“上门掌掴别人家孩子”的风波,在被舆论口诛笔伐之余,其实也为很多家长上了一课。帮孩子应对成长路上的磕磕绊绊,首先需要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对孩子之间不出格的打打闹闹,家长应尽可能“压事”,而不是“挑事”。要明白,除个别情况外,很多孩子打打闹闹是他们在学习如何跟同伴相处,往往前几分钟还打得不可开交,后几分种又和好如初。如果出现较严重后果,也得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家长直接上手打别人的孩子,无论如何不是父母拉架的正确姿势,反而会火上浇油,可能把自己送进派出所甚至监狱。(龚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