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北京的恭王府博物馆内,观众在参观展出的九连墩浮雕十弦琴。新华社发
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壁画修复。新华社发
甘肃敦煌,观众在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上参观。新华社发
河南渑池县,参观者在仰韶文化博物馆观看展品。新华社发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我们聚焦总书记考察、调研时到过的四家博物馆(院),请负责人讲述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并看看我国各地是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 以史鉴今,激发民族自豪感 讲述人:首都博物馆馆长 韩战明 2014年2月25日,是首博人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激励我们奋力践行职责。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首博承担着“典藏京城历史,薪传中外文明”的重任,馆藏文物类别丰富。近年来,我们策划了“白山·黑水·海东青”“1420:从南京到北京”等系列展览,增强了人们对北京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自信。 我们还以“解读灿烂中华、世界文明互鉴”为主题,策划组织高水平临时展览,例如“直挂云帆济沧海——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等,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对多元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理解。 目前,我们正积极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策划筹办北京中轴线常设展览,积极参与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怎么让历史智慧更好地润泽当下、滋养生活?我们打造了面向青少年的“读城”特色品牌,通过邀请市民参与展览策划、学者带领学生实地寻访、艺术家辅导学生创作等手段,提升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引领大众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活动,让人们在与历史对话中增强自豪感自信心。正如一位观众留言所说:“在这里感受到了创造之美,也很幸运能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好好地了解历史。感谢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 把博物院这所大学校办好办精彩 讲述人:西安博物院院长 余红健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2015年2月15日,总书记在西安市调研时来到西安博物院观看展览,并作出重要指示。6年多来,总书记的嘱托指引着我们,把展览办得引人入胜,把文物故事讲得深入人心。 西安这座城市的文明,某种程度上就是浓缩的华夏文明。几年来,我们策划了“环肥燕瘦——汉唐长安她生活”“巧工大美最长安”等十多项原创主题展览,运用景观、模型、影像等手段,让来西安博物院“刷展”成为时尚。很多外地朋友不远千里赶来,成了常客。 去年1月,我们推出展览“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从院里11万余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80余件(组)唐代精品文物,全面再现唐都长安人的生活。不少观众留言说,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唐代大气包容的社会风貌和唐代长安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近年来,我们还设立“乐知学堂”教育体验中心,举办“乐知大讲堂”等公益文化活动,开设“长安古乐”非遗文化演艺厅,让很多90后、00后爱上了潮起来的“老古董”。 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课堂”等方式为公众提供在线服务,还推出《乐居长安线上云展览——福猫特工的十二时辰》系列有声节目,让公众在收听的同时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在博物院这所大学校里,我们不仅感知昔日的精彩,更憧憬未来的美好,让大家迈向明天的脚步更坚定、更有力。 守护好灿烂的文化遗产 讲述人:赤峰博物馆馆长 秦博 2019年7月15日,总书记来到赤峰博物馆,了解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发掘保护情况和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的历史沿革。总书记对历史文化的关注,让我至今难忘。 两年多来,我们不断推出馆内馆外文物展览,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2021年年初,我们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行了大规模跨省展览“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同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它们各有渊源,一北一南,在展览中首次相遇,交相辉映。展览开幕后,通过100多件红山良渚文化文物的对比展览,让观众直观地看到5000年前南北史前文化的发展程度,并感知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我们还在去年启动了馆藏珍贵文物修复工作。馆藏宋代描金黑定盏原为14片残片,部分瓷片上带有较完整的印花金箔装饰,是国家二级文物。2020年12月,我们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课题组,对该文物进行检测、修复,还原了它的原貌,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也随之展开。 作为连接历史和公众的纽带,博物馆承载着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满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我们会守护好馆里的灿烂文化遗产,让它们倾诉过去、启示未来。 青蓝相继,让研究与展示更可持续 讲述人: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 梁志敏 今年4月27日,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正如总书记所说,“在广西这片热土上,以12个世居民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用勤劳、勇敢和智慧,浇灌出八桂大地的美丽富饶”。为了展现这种宝贵历史、美丽风貌,我们构建了以“壮族文化”“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三大基本陈列为主线的展览体系,为公众了解民族文化打开一扇窗。 铜鼓是广西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我馆的精品馆藏。作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的博物馆,近年来我们开启了一系列新尝试,2020年成立“铜鼓研究中心”,并且对馆藏40面铜鼓进行数字化保护,建设铜鼓三维数据库。 我们还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一批青年人才茁壮成长。汤绍玲博士是我们2017年引进的青年“海归”。刚入职,她就挑起重任,担任我馆对口帮扶贫困村白山村村史馆的策展人兼村史调查员。两年13次田野调查,每次往返近一千公里,她硬是在贫困村建成了一个村史脉络清晰、展品丰富、展陈专业的村史馆,还主持了“白山村村史调查与研究”课题。 我们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主会场。为了让广大网友了解广西民族文化,我们开始了“触网”模式。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们推出了网络直播和“抖”来民博看展览等活动,点击播放量近40万次。 今后,我们会不断创新,青蓝相继,把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讲好讲深,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赵秋丽、冯帆、张胜、张景华、张哲浩、高平、周仕兴、宋喜群、任维东、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李富、赵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