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时候取血次数是40多单,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最多达到120多单。”供血科科长孙恒立说。面对血液库存不足、血液短缺,血站开源节流,在保证孕产妇、创伤急救用血的前提下,进一步保障肿瘤和慢病等患者的实际用血需求,因为这些人往往通过常规的输血来维持生存。其次才能考虑非急诊的择期手术用血。
一个城市的血液库存,通常业内按照日均供血量作为一个基数来作评估,对于红细胞来讲,如果库存红细胞量能够达到7天的供应量,处于安全状态。对于血小板来讲,由于有效期相对比较短只有5天,所以我们往往按照大于1天的供应量作为一个安全的水平来考量。针对疫情期间血液供应紧缺的状态,孙恒立介绍说“由于期间每日发血量多于采血量,12月15-18日库存一度从4500单位降到3400单位,仅为正常发放5天的量(正常每日发放600单位,每单位200毫升),属于超低库存。”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和寒冷天气的影响,街头人流量锐减,无偿献血人数减少。由于疫情防控的需求,党政机关、大专院校暂缓团体献血预约。血库长时间处于吃库存状态,供血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供血科平时负责血液的调剂,到周边城市支援、求援。期间负责人孙恒立先后到邢台、石家庄、沧州等兄弟单位求援,路上风餐露宿,面对被感染的未知风险,少则3、4个小时,有时长达10多个小时。他毅然决然,为保障我市临床用血竭尽所能,经常奔波在路上。所幸平时我市支援兄弟地市血液较多,调剂工作比较顺利。科里缺岗的时候,孙恒立随时顶上,充分体现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谈到科室工作情况,他说道“科里的每个人都很敬业,我们很团结,是打赢攻坚战的保障。”
“有一天我查了一下,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接了125个电话。”发血室的胡坤说。疫情期间,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通电话打到发血室,一半的电话都是献血者家属。当面对患者焦急等待用血的急切话音,胡坤感到压力很大。这个时候她会耐心地解释,安抚家属的情绪,说明当前面对采血困难、供应不足,市里和血站采取的措施,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很多次都讲话到嗓子沙哑。但她总是积极面对,由于没有被感染,她在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岗位,这也是发血窗口全体工作人员的缩影。作为窗口科室,面向全市提供血液供应,24小时昼夜服务,365天无休。疫情期间,由于人员不足,经常一上就是24小时。谈到这段经历,胡坤提高音量说:“总得有人来上班,不能脱岗。”
发血室组长王娜协助发血,平时常白班。最近双休日没了,有时会上24小时,科室哪里需要去哪里,很疲惫,但她毫无怨言,恪守本职。孟宪涛是收费室的职工,由于同事被感染,也开始24小时值班。“平时接待30多单,疫情期间因为用血紧张,当时80多单,零散的单多了。”孟宪涛说:“身为共产党员,吃点苦,受点累,都无所谓。主要为患者家属考虑,生命不容懈怠。”
成品库是负责合格血液的储存。随着最近团体献血的增多,成品库组长袁志杰变得十分忙碌:“平时放行600多个单位,现在到了1000多个单位。”袁志杰的工作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剂按类别分型,入库。由于转阴之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每天都感觉很疲惫,但他第二天一早精神饱满地走上岗位。 他们是血站工作人员保障临床医疗救治血液需求工作的缩影,我市卫健系统干部职工与病毒赛跑的生动写照。不独亲其亲,以患者父母心为心。面对取血人员,他们反复沟通、讲解政策,急临床之所急,延长工作时间,“阳康”未康就上岗,为保障全市人民健康作出突出贡献。 供稿:邯郸市中心血站 【责编:大山】
|